唐朝建立后,上层统治集团之间争斗激烈,以李世民为首的寒门庶族地主集团,跟以李渊和李建成为首的士族官僚集团之间长期明争暗斗,终于演成玄武门之变。不甘心和不满于皇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李世民,终于当上皇帝,是为唐太宗。
政治上,唐太宗极力选拨寒门庶族地主官僚出任中央要职,对汉魏以来社会地位最高的山东士族采取既联合又压抑的政策。到武则天掌权时,她进一步扶植新起的地主官僚分子,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打破南北朝以来世袭的门阀等级的限制。也就是说,对于普通庶族寒门地主而言,隋唐起实行的科举制度较之讲究家世门弟出身的门阀制度确实要进步得多。
经济上,唐太宗进一步推行始行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均田制规定十八岁以上男子受田一百亩。
军事上,唐太宗时府兵制以均田制为基础,每三丁选一丁为府兵,免其租庸调。服役时,兵器、粮食和衣装等均须自备。府兵除出征与轮流卫戍外,其余时间均居家种田。农隙时,由折冲都尉统率教习攻战之术。战争时期,由中央临时配备将领,率领府兵往赴征战。战争结束,兵归其府,将帅则解除兵权。这种措施使军队不至于成为将帅私有,减少了军人拥兵专擅或割据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唐朝初年,整个国家实行了平均地权。当然,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并没有触动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皇帝、贵族官僚及一般地主占有的土地都不在均田的范围内,贵族和官僚可按等级占有永业田,不纳租调不服徭役……皇帝还常常将因战争而出现的荒地以各种名义赐给贵族官僚,所以当时农民受田普遍不足。但是因为实行均田制,许多无地农民毕竟分得了一块田地安心耕种。
唐初的均田制,关于土地的买卖有很多限制。中唐以后,土地买卖从有限制、不合法,逐渐变为不受限制、合理合法,且受政府的保护。开元、天宝以来,打破了以前的封建等级限制,无论是有原有特权的皇室、贵族官吏,还是靠皇帝提拨的新贵,都“多置庄田广修宅,四邻买尽犹嫌窄”。